恩施信息公开-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介 - 恩施信息网
今天是:    
  当前位置:首页 -> 信息公开 ->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介 [RSS订阅]-免费发布信息[非常简单]

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介

发布时间:  2017-08-29   来源:  恩施信息网   热度: 286℃
      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(简称恩施州)位湖北省西南部,东连荆楚,南接潇湘,西临渝黔,北靠神农架,国土面积2.4万平方公里,辖恩施、利川两市和建始、巴东、宣恩、来凤、咸丰、鹤峰六县。恩施州总人口403万,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,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,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。

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。冬少严寒,夏无酷暑,雨量充沛,四季分明;海拔落差大,小气候特征明显,垂直差异突出,"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"。境内年均气温16.2℃,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。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"火炉"之间,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。

被称为"动植物黄金分割线"的北纬30度穿越恩施州腹地,同时受秦岭和大巴山阻隔,使这一区域免遭第四纪冰川的洗劫,成为动植物的"避难所"。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,有215科、900余属、3000余种植物和500多种陆生脊柱动物,其中有40余种植物和77种动物属于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,是华中地区重要的"动植物基因库"。

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这里和睦相处,共同进步,构成了恩施民族的多样性。恩施州是多民族居住地,有土家族、苗族、侗族、汉族、回族、蒙古族、彝族、纳西族、壮族等29个民族,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%。各民族习俗相互影响,文化相互交融,发展互相促进,共同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。

1【地貌】

恩施州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,惯称"八山半水分半田"。地貌以碳酸盐岩组成的高原型山地为主体,兼有碳酸盐岩组成的低山峡谷与溶蚀盆地,砂岩组成的低中山宽谷及山间红色盆地,海拔最高处巴东靠神农架主峰的大窝坑3032米,最低点为巴东长江边的红庙岭66.8米。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。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9.4%,海拔800至1200米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3.6%,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7%。境内地形复杂,具有多种特殊类型的地貌,大河、小溪成树枝状展布,有"见山不走山"的丘原,有"两山咫尺行半天"的深谷,伏流、溶洞、冲、槽、漏斗、石林等随处可见。

州境内地势呈西北、东北部高,中部相对低的状态。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发育。州境因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,大面积隆起成山,局部断陷、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。境内除东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积山地外,普遍展布着海拔2000至1700米、1500至1300米、1200至1000米、900至800米、700至500米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,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,呈现明显层状地貌。

2【气候】

恩施州地处湖北西南部,为我国地形台阶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,其北部属大巴山脉的南支--巫山山脉;东南部和中部属武陵山脉分支;西部系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,三大山脉共同构造了鄂西南山区的地形地势。区域内山脉总体呈NE-SW和NNE-SSW走向;总体上呈三山鼎立之势,北部、西北部和中部高耸,并逐渐向西、南倾斜,海拔高差悬殊。西部NE-SW走向的高山裙带与中部NNE-SSW走向的高山裙带共同构造成了"Λ"型主体地势结构。

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,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,冬暖夏凉,雨热同季、雾多湿重。由于地形复杂,高差悬殊,决定了光、热、水等气候要素的重新分配,使全州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域差异,形成了具有地区特点的多样化、多层次的立体气候,州内气候资源具有以下五类特征,即冬暖湿润的平谷气候,温暖湿润的低山气候,温和湿润的中山气候,温凉潮湿的高山气候,高寒过湿的高山脊岭气候。

3【土地】

恩施州国土总面积2406026.47公顷,占全省总面积的13%,按照新的地类划分标准,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中,将土地分为八个一级类:耕地、园地、林地、草地、城镇村及工矿用地、交通运输用地、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。2012年末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统计显示:恩施州耕地面积454069.13公顷,占总面积的18.87%,园地面积55530.35公顷,占总面积的2.31%,林地面积1660585.19公顷,占总面积的69.02%,草地面积39651.32公顷,占总面积的1.65%,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74555.49公顷,占总面积的3.1%,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1529.11公顷,占总面积的0.89%,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9590.00公顷,占总面积的1.65%,其他土地面积60515.89公顷,占总面积的2.52%。

恩施州的土地后备资源丰富,占辖区总面积的3.57%。其中其他草地38061.72公顷,河流水面27104.50公顷,湖泊水面75.90公顷,滩涂486.73公顷,沼泽地22.56公顷,沙地2.39公顷,裸地19819.27公顷。从以上数据来看,恩施州后备资源十分丰富,适宜垦植的土地是后备资源的重要组织部分。但由于恩施州地处山区,土地开发程度低,土地利用率不高,要在短时间内开发利用好,尚需大量的投入。

4【矿产资源】

恩施州属沉积岩分布地区,沉积矿产比较丰富。到目前为止,全州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75种,矿产地370余处,其中探明D级储量的有31种,矿产地235处。在31种矿产中,已探明大型矿床10处,中型矿床23处,小型矿床202处,矿点23处。铁、煤、石煤、磷、硫铁矿、天然气、高岭土、耐火粘土、石膏、冶金用白云岩、生物大理石、硒矿、硅石等28种矿产,居湖北省各地市前列。恩施州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估算在11000亿元以上,由于目前受交通"瓶颈"和市场的限制,尚未发挥出应有的经济价值。

恩施州矿产资源现已开发利用的有34种,2012年底全州共有各类矿山企业649家,其中:能源矿产1种,矿山企业107家;黑色金属矿产2种,矿山企业4家;有色金属矿产1种,矿山企业2家;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2种,矿山企业9家;化工原料非金属矿4种,矿山企业28家;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23种,矿山企业498家;矿泉水1家;2012年恩施州矿石年产量533万吨,其中煤炭103万吨。矿山企业生产规模基本上属小型矿山,生产规模大一点的建筑石料矿山年生产量也只有10万吨。

5【水资源】

恩施州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地区,雨量充沛,空气湿润,丰沛的地表径流同众多具有较大落差的深谷型河流相结合,构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。全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09.31万千瓦,可开发蕴藏量349.1万千瓦,可开发装机近500万千瓦,是湖北省除宜昌以外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。全州多年平均降水量1543.7毫米,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4.2亿立方米。全州河流众多,河长在5000米以上的河流382条,分属清江、乌江、洞庭湖、三峡区间南岸、三峡区间北岸等水系(酉水、溇水属于洞庭湖水系)。其中,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有100条,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有60条,除长江外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清江、溇水、酉水、唐崖河、马水河、忠建河、郁江、野三河、沿渡河等9条。至2012年底,全州拥有水电站276处,总装机容量326.4万千瓦(包括水布垭电站184万千瓦),恩施州成为全省乃至华中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。

州境属岩溶山区,地下水以河川基流量为主。全州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为62.49亿立方米,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,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渗入为主,输出为河川基流、潜水蒸发和地下潜流。

恩施州河流众多,河长在5km以上的河流约400条,分属长江上游下段、乌江、清江、沅江、澧水5个水系。

2016年7月,全州共监测评价31个省考核水功能区33处水质断面,其中,一级水功能区27个,含保护区7个,保留区11个,缓冲区7个,开发利用区2个;二级水功能区有饮用水源、工业用水区2个,排污控制区2个,过渡区2个。依据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和《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》(SL395-2007),评价了省考核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,全因子(GB3838-2002中除水温、总氮、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个基本项目)水质达标的水功能区26个,达标率83.9%;双因子(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)水质达标的水功能区26个,达标率83.9%。

6【人口统计】

2015年末全州总人口402.61万人。其中,男性人口210.19万人,占总人口的52.2%;女性人口192.42万人,占总人口的47.8%。年末全州常住人口332.7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133.0万人,城镇化率39.98%。全州人口密度(常住人口计算)为138人/平方公里。

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.01‰,人口死亡率为5.72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.29‰。出生人口性别比107.32,保持在正常范围。

7【环境保护】

2016年1-6月,全州环境质量总体稳定。主要河流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,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,城市空气质量基本保持稳定。

全州10条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。在17个监测断面中,水质符合Ⅱ类标准的断面11个,占总监测断面数的65%;水质符合Ⅲ类标准的断面6个,占总监测断面数的35%。17个监测断面全部符合功能区划类别,达标率为100%。

2016年1-6月,我州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州内13个跨境断面进行了监测,考核断面均满足考核目标。

全州1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%。

全州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。

2016年1-6月,全州8县市城区空气平均优良天数为157天,平均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5.7%。州城恩施市1~6月份恩施市城区优良天数为153天,同比增加27天,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4.1%。

2016年1-6月,全州酸雨检出率为0。

一、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

1、主要河流

2016年1-6月,我州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州内长江、神农溪、清江、梅子河、郁江、唐岩河、酉水、溇水、广润河、忠建河等10条河流的17个断面进行了监测。

其中神农溪、郁江、唐岩河、酉水、溇水、广润河、忠建河水质符合Ⅱ类,总体水质状况为优,占监测河流的70%;长江、清江、梅子河水质为Ⅲ类,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,占监测河流的30%。

在17个监测断面中,水质符合Ⅱ类标准的断面11个,占总监测断面数的65%;水质符合Ⅲ类标准的断面6个,占总监测断面数的35%。

17个监测断面全部符合功能区划类别,占总监测断面数的100%。

全州10条主要河流的18个断面水质与同期相比,清江利川西门断面水质由Ⅱ类下降为Ⅲ类,利川七要口断面水质由Ⅳ类上升为Ⅲ类,溇水茶叶湾和广润河小溪口断面水质由类上升为Ⅱ类,其余断面水质基本保持稳定。

2、恩施州地表水跨县(市)界考核断面水质监测情况

2016年1-6月,我州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州内13个跨境断面进行了监测,考核断面均满足考核目标。

二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

2016年上半年,我州监测网络对恩施、利川、建始、巴东、宣恩、咸丰、来凤、鹤峰8个县市辖区内1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监测(喻家河由于水库建设,故未进行监测)。按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838-2002)Ⅲ类标准进行评价,2016年1-6月全州饮用水源地监测时段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%,同期相比无变化。

三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

1、主要污染物月均浓度值

2016年1-6月,全州8县市城区主要污染物月均浓度情况如下:

PM10月均浓度为68μg/m3,恩施市、巴东县、宣恩县、来凤县均值超过年均二级标准限值,其它县市城区均未超过年均二级标准限值。

PM2.5月均浓度为43μg/m3,8县市城区均超过年均二级标准限值。

SO2月均浓度为16μg/ m3,8县市城区均未超过年均二级标准限值。

NO2月均浓度为17μg/ m3,8县市城区均未超过年均二级标准限值。

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月均浓度为1.7mg/ m3,8县市城区均未超过24小时平均二级标准限值。

O3日最大8小时第90百分位月均浓度为108μg/ m3,8县市城区均未超过日最大8小时平均二级标准。

2、颗粒物月均浓度比较

2016年1~6月,全州8县市城区PM10均值为68μg/m3

2016年1~6月份全州8县市城区PM2.5均值为43μg/m3

州城恩施市城区2016年1~6月份恩施市城区PM10均值为73μg/m3,同比下降18.9%。恩施市城区2016年1~6月份恩施市城区PM2.5均值为49μg/m3,同比下降23.4%。

3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

2016年1-6月,全州8县市城区空气平均优良天数为157天,平均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5.7%。州城恩施市1~6月份恩施市城区优良天数为153天,同比增加27天,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4.1%。详见表3-2。

4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

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,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相对较好~相对较差的县市城区依次是:鹤峰、利川、咸丰、恩施市、建始、巴东、宣恩、来凤。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2.5。

四、降水

2016年1-6月,全州恩施市、利川市和咸丰县进行了降水监测,3个县市共采集降水样品数125个,其中酸雨样品数0个,酸雨检出率为0。

8【河流】

全州流域而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45条;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清江、酉水、沿渡河、溇水、唐岩河、郁江、忠建河(又名贡水河)、马水河、野三河,这9条河流在州境总长度1154公里,总流域面积21801平方公里。

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支流,源出利川市汪营镇上十庙,全长428公里,流域面积16714平方公里,州内河长275公里,流域面积10860平方公里,州内支流198条,较大的有忠建河、马水河、野三河、龙王河、泗渡河、带水河等。

溇水是澧水支流,源出鹤峰县小园乡黑湾,全长256公里,流域面积5048平方公里,州内河长141公里,流域面积2939平方公里,州内支流43条,较大的有大典河、芭蕉河、唐家河、汪家河、湾潭河、白溪河等。

酉水是沅江支流,源出宣恩县椿木营堰塘坪及鹤峰县酉源山,全长477公里,流域面积18530平方公里,州内长163公里,流域面积2687平方公里,州内支流47条,较大的有新峡河、老峡河、高罗河、岩底河、曾家河等。

唐崖河是乌江上游支流,全长249公里,流域面积5585平方公里,州内河长115公里,流域面积2512平方公里,州内支流43条,较大的有冷水河、南河、野猫河等。

马水河是清江中游北岸的较大支流,全长103公里,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,支流33条,较大的有闸木水、上马水、东洛河、庞家河、小河、半河等。

忠建河是清江中游右岸支流,全长121公里,流域面积1627平方公里,支流21条,较大的有洪家河、龙头沟、龙潭河、长潭河等。

郁江是乌江上游支流,全长176公里,流域面积3800平方公里,州内河长88公里,流域面积1579平方公里,州内支流25条,较大的有官地坝河、毛滩河、观音桥河、受坝河、小沙溪等。

野三河是清江中游北岸支流,全长59.8公里,流域面积1157平方公里,支流9条,较大的有石门河、桥河、中柱河等。

沿渡河又名神农溪,是三峡北岸支流,全长60.6公里,流域面积1047平方公里,支流26条,州内河长43.1公里,流域面积837.6平方公里,州内支流20条,较大的有三道河、平阳河、罗溪河等。

9【历史沿革】

恩施州州域曾多次变动,固定形成于1932年。春秋为巴子国地;战国为楚地;秦属黔中郡;汉属南郡、武陵郡;三国先属蜀,后属吴建平郡、武陵郡;两晋与南北朝宋、齐、梁、北周属建平郡、天门郡、武陵郡、信陵郡、秭归郡、业州军屯郡、清江郡;隋属巴东郡巴东县,清江郡清江县、开夷县、建始县;唐属归州巴东县,施州清江县、建始县;五代先后为前、后蜀所据;宋属归州巴东县,施州清江县、建始县及辰州、富州、高州、定州等许多小羁糜州;元属归州巴东县、施州建始县,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,先后置散毛、唐崖、金峒、龙潭、忠建、毛岭、施南等土司;元末明玉珍据蜀时本区为其所控制;明属夔州建始县、归州巴东县、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,南部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,设有容美宣慰司,施南、散毛、忠建3个宣抚司,9个安抚司,13个长官司,5个蛮夷长官司;清初沿用明制,雍正六年(1728年)裁施州卫,设恩施县,辖区未变,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,置施南府,辖恩施县、宣恩县、来凤县、咸丰县、利川县,乾隆元年(1736年),夔州建始县划归施州,巴东县、鹤峰州属宜昌府;中华民国元年(1912年)废府设道存县,民国四年设荆南道,治所恩施县,辖恩施、建始、宣恩、来凤、咸丰、利川6县,民国十五年改荆南道为施鹤道,鹤峰州改县划入施鹤道,民国十七年改设鄂西行政区,民国二十一年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,巴东县划入,州域始为8县之治。民国二十五年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,辖区未变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1949年11月6日恩施县城解放,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区,置专员公署,仍辖原8县,1955年5月12日改称湖北省恩施专员公署。文化大革命中,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夺权,专署陷于瘫痪,3月2日经湖北省军区党委批准,由恩施军分区成立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,5月13日改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,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区革命委员会,1978年废除革命委员会成立恩施地区行政公署。1983年8月19日,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,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,12月1日正式成立,全州辖恩施市和巴东、建始、利川、来凤、咸丰、宣恩、鹤峰7县,共8个县市。1986年11月14日,利川撤县建市。1993年,经国务院批准,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从2005年开始,州庆日定为8月19日。

10【行政区划】

恩施州辖恩施(3972平方公里)、利川(4603平方公里)2市和建始(2666平方公里)、巴东(3354平方公里)、宣恩(2730平方公里)、咸丰(2520平方公里)、来凤(1344平方公里)、鹤峰(2872平方公里)6县。州府所在地恩施市。

11【民族及人口】

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、苗族聚居,侗族、白族、蒙古族、回族等少数民族散杂居为主要特征的少数民族地区。全州除汉族外,还居住着土家族、苗族、侗族、白族、蒙古族、回族、藏族、维吾尔族、彝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朝鲜族、满族、瑶族、哈尼族、哈萨克族、傣族、黎族、畲族、高山族、水族、东乡族、纳西族、土族、羌族、撒拉族、独龙族、珞巴族等28个少数民族。

全州民族分布格局:汉族、土家族遍布全州各县市。其中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,历史上属湖广土司域内,即来凤、鹤峰、咸丰、宣恩和利川5县市,巴东、建始和恩施3县市的土家族占其总人口的25%至30%不等。

恩施州苗族人口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特点。苗族主要分布在利川、来凤、宣恩、咸丰,在其它各县市均有分布。以上四县市苗族占全州苗族人口总数的90.8%,且都有较大的聚居村落,较为典型的有宣恩县的小茅坡营、苗寨,咸丰的官坝、小村、梅坪、龙坪,利川的文斗等。其他则散居于恩施、建始、鹤峰、巴东4县市。这4县市苗族占全州苗族总数的9.2%,聚居的村落很少,只有鹤峰原麻寮所的苗族居住比较集中。

侗族主要分布在宣恩、恩施、咸丰等县市交界的山区里。其中恩施侗族分布在该市的干溪、芭蕉、大集、白果、双河等地;咸丰县侗族分布在该县的黄金洞、清坪、活龙、马河等地;宣恩侗族分布在长潭的会口、洗马坪、龙马、兴隆、中间河,晓关的桐子营、覃家坪、八台、西坪、张官、猫山、大岩坝、晓关镇,李家河的板栗园、上洞坪,沙道的桂花园和椿木营等地。此外,利川的毛坝、黄泥塘、老屋基、忠路、小河等地也有侗族。

其他少数民族的分布各不相同,其中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鹤峰的三家台等地和利川;白族主要分布在鹤峰的铁炉等地;回族在全州各县市均有分布;另外一些少数民族零星地分布全州各地。民族分布不均,导致州内各县市的民族成分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。

13402704222
  • 微信公众号
手机扫码浏览
  • 微信小程序
微信小程序
网站声明 | 使用帮助 | 查找/修改/取消信息 | 我的链接呢 | 恩施商家展播登记 | 信息置顶推广 | 合作加盟 | 微信客服 | 网站地图 | sitemap
恩施信息港(恩施在线信息)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
恩施信息港在线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
如果您需要查询或发布恩施此类信息、就到恩施信息港
恩施信息港-为生活服务
 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六 早8:30~晚20:00
Copyright @ 2016-2023 恩施信息港 enshixx.com 版权所有
法律顾问:谷成义律师 ICP证:湘ICP备16016438号-2 站长统计